您好,肖大哥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十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中国高铁的发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
2、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3、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
5、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6、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7、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8、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9、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0、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11、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
12、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
13、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
14、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5、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
16、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
17、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
18、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19、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
20、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
21、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2、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3、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
25、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26、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1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
27、《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高速铁路1.2万公里以上。
28、 2008年,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29、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30、 “四纵”:一是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贯通环渤海和长三角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高速铁路,全长235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三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全长1612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高速铁路,全长1650公里,连接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地区。
31、 “四横”:一是青岛~石家庄~太原高速铁路,全长906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二是徐州~郑州~兰州高速铁路,全长1346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三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全长1922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高速铁路,全长2264公里,连接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
32、同时,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江汉平原、湘东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高速铁路,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33、 2004年4月,中国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问题,形成了《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提出加快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总体要求“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其中引进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技术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34、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帷幕就此拉开。
35、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在论证建设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对世界高铁技术的追踪可能还要早一些。
36、但是,中国高铁发展的真正起点是在2004年,以中国国务院召开的两次关于铁路的重要会议并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与《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有关问题的会议纲要》为标志。
37、 经过紧张有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大批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38、 2005年6月11日,石家庄至太原铁路高速铁路开工,设计时速250公里,这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第一条开工建设的高速铁路。
39、 2005年6月23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第一条长大干线的高速铁路。
40、 2005年7月4日,北京至天津城际铁路开工,这是中国第一条高速城际铁路。
41、…… 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 2006年11月10日—16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综合牵引试验。
42、试验数据表明:中国铁路已经掌握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250公里的整套技术,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3、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实施,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深等既有繁忙干线大量开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
44、这标志着中国铁路一举进入高速时代。
45、 中国铁路提速后,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46、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货运量、总换算周转量分别达到15.25亿人、33.2亿吨、33118亿换算吨公里,比2002年分别增长44.4%、62.6%、60.6%。
47、 ——旅客运输产品优化。
48、在大城市群内和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间大量开行时速200—2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增开一站直达和夕发朝至列车。
49、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较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前普遍压缩一半以上,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了250公里,提速铁路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达到5分钟。
50、 ——货物运输产品优化。
51、丰富列车运输产品,开行5000—6500吨级重载货物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以及货物直达列车、双层集装箱列车和行包专列。
52、提速铁路货物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达到6分钟。
53、 ——运营管理技术创新。
54、建立了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体系,在运输管理模式、固定设备维修、动车组检修运用、调度指挥、客运服务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运营管理技术实现重大创新,实现了中国高速铁路安全可靠、运营有序、服务优质、管理一流。
55、 ——调度指挥水平提高。
56、适应“和谐号” 高速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和大密度开行的模式,开发并广泛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全面实现了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
57、 ——设备维护安全可靠。
58、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检测列车每10天对固定设备进行一次综合检测,日常采用轨检车、探伤车、网检车等先进检测设备进行不间断检查检测。
59、 ——检修基地设施完善。
60、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六大动车组列车检修基地和39个动车组列车运用所,负责动车组列车的高级修程检修和日常维护检修。
61、 ——客运服务以人为本。
62、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
63、自主设计开发了适应大客流量、响应时间短、系统安全性高的综合客运服务系统,推行自助化、智能化服务,列车保洁、餐饮实行专业化管理。
64、 在对既有铁路干线实施提速的同时,建设新的高速铁路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65、经过紧张的施工建设,从2008年开始,一大批新建的高速铁路陆续投入运营。
66、 ——北京至天津城际高速铁路。
67、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北京南站,终到站为天津站,全长120公里。
68、2008年8月1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30分钟,列车最小追踪间隔为3分钟。
69、令人振奋的是,2008年6月24日,CRH3型“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试验运行中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
70、这条铁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全面贯彻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71、大量采用“以桥代路”,桥梁长度占到线路总长的87%,不仅大大提高了线路基础稳固程度,有效减少了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土地。
72、“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全部采用再生制动。
73、北京南站、天津站设计了超大面积的玻璃穹顶,在各层地面还做了透光处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
74、在铁路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了桥下植被绿化、边坡绿色防护等措施,既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又绿化美化了沿线环境。
75、对全线的桥梁、站房、雨棚、站区等建筑,首次进行了“景观设计”,力求与既有建筑和谐相融。
76、安装了声屏障,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
77、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为形成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78、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之后,两地“同城化”效应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79、 ——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
80、起点站为武汉站,终到站为广州南站,全长1068.6公里。
81、2009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3小时08分钟。
82、全线共设18座车站,正线大中桥691座、隧道226座,桥隧比例达66.7%。
83、在武广高速铁路试运行的时候,两列重联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世界新纪录。
84、 ——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
85、起点站为郑州站,终到站为西安站,全长505公里。
86、2010年2月6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48分钟。
87、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建设于湿陷性黄土地域的高速铁路。
88、 ——上海至南京城际高速铁路。
89、起始站为上海虹桥站,终到站为南京站,全长301公里。
90、2010年7月1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13分钟。
91、上海至南京高速铁路是目前中国开通运营的站点最密集、站间距最小、行车密度最高的高速铁路。
92、 ——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
93、起点站为上海虹桥站,终到站为杭州东站,全长202公里。
94、这条高速铁路全线共设9个车站,2010年10月26日通车运营,列车直达运行时间45分钟。
95、除了一批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陆续通车运营以外,中国还新建了一大批时速250公里的高速铁路。
96、 ——合肥至南京高速铁路。
97、合宁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新建时速250公里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
98、起点站为合肥站,终到站为南京站,全长123公里。
99、2008年4月18日通车运营,2008年8月1日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列车直达运行时间54分钟。
100、 ——青岛至济南高速铁路。
101、起点站为青岛站,终到站为济南站,全长362公里。
102、2008年12月20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2小时50分钟。
103、 ——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
104、起点站为合肥站,终到站为汉口站,全长333公里。
105、2009年4月1日通车运营,“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55分钟。
106、 ——石家庄至太原高速铁路。
107、起点站为石家庄北站,终到站为太原站,全长231公里。
108、2009年4月1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59分钟。
109、其中,全长27.8公里的太行山隧道为中国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
110、 ——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高速铁路。
111、北起宁波站,南经温州市瓯海站与温福铁路相连,全长282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12分钟;2009年9月28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250公里。
112、 ——温州至福州高速铁路。
113、起点站为温州南站,终到站为福州站,全长298公里,列车直达运营时间1小时15分钟。
114、2009年9月28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250公里。
115、甬台温和温福高速铁路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建成、同期建设标准最高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
116、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
117、起点站为福州南站,终到站是厦门站,全长274.9公里。
118、2010年4月26日通车运营,运行时速250公里。
119、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北接长三角经济板块,南接珠三角经济发达区,使长三角、珠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经济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
120、 ——南昌至九江高速铁路。
121、起点站为九江站,终到站为南昌站,全长132公里,2010年9月20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45分钟。
122、 ——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
123、起点站为成都站,终到站为青城山站,全长65公里。
124、2010年5月12日通车运营,最高时速为220公里,共设15个车站,线路与地铁同站台换乘,是中国第一条市域高速铁路。
125、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126、运营状况总体很好。
127、一是设备质量可靠。
128、无论是线路基础、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固定设备,还是动车组等移动设备,质量稳定,运行平稳。
129、二是运输安全稳定。
130、高速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职工队伍素质过硬,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没有发生旅客伤亡事故。
131、三是经营状况良好。
132、高速铁路受到广大旅客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
133、高速铁路为人民群众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新时空,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134、 中国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135、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
136、在运行速度上,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堪称陆地飞行;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个列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137、正因为如此,高速铁路正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138、 ——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139、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
140、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141、 ——有利于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142、实现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
143、 ——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44、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45、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节约大量能源尤其是宝贵的石油资源,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
146、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4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148、高速铁路不仅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而且产业链很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49、高速铁路为旅游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于提高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产生了重要作用。
150、 ——有利于释放中国铁路的货运能力。
151、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中国铁路繁忙干线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运输,极大地释放了既有线货运能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货运保障。
152、展望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未来按照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和建设绿色铁路的要求,中国正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
153、 ——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
154、京沪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北京南站,终到站为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共设24个车站,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沿线7省市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0%。
155、2008年4月18日开工建设,预计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将达到380公里,全程直达运行时间4小时。
156、这条铁路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工程地质复杂,全线桥梁244座、隧道21座,桥隧长度占全线正线长度的81%,无砟轨道线路约1298公里。
157、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158、这条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全长9.273公里,是中国首座按六线轨道设计的铁路大桥,也是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
159、大桥主桥为两联连续钢桁梁和六跨连续钢桁拱桥,通航净空32米,能够确保万吨级船舶顺利通航。
160、丹阳至昆山特大桥全长164公里,是世界铁路最长的桥梁,所经地区软土分布广泛,除少数特殊跨度外,大量采用32米箱梁结构。
161、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段。
162、京哈高速铁路哈大段起点站为大连站,终到站为哈尔滨站,全长904公里。
163、2007年8月23日开工建设,预计列车直达运行时间3.2小时。
164、共设24个车站。
165、全线桥梁162座、隧道8座,桥隧长度占全线正线长度的74.42%。
166、哈大高速铁路是在北纬42度以北严寒地区修建的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167、 ——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北京至武汉段。
168、京广高速铁路京汉段起点站为北京西站,终到站为武汉站,全长1125公里。
169、北京至石家庄段2008年10月8日开工建设,石家庄至武汉段2008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
170、全线共设20个车站,正线桥梁236座、隧道39座,桥隧长度占全线正线长度的80.6%,无砟轨道线路约1107公里,是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171、 ——海南东环高速铁路。
172、海南东环高速铁路起点站为海口站,终到站为三亚站,2007年9月开工建设。
173、 ——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
174、贵广高速铁路起点站为贵阳站,终到站为广州站,全长857公里。
175、2008年10月开工建设。
176、 ——南京至杭州高速铁路。
177、宁杭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南京站,终到站为杭州站,全长249公里。
178、2008年12月开工建设。
179、 ——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
180、南广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南宁站,终到站为广州南站,全长356公里。
181、2009年3月开工建设。
182、 ——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高速铁路。
183、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起点为兰州站,终到站为乌鲁木齐站,全长1776公里。
184、2010年1月开工建设。
185、 ——大同至西安高速铁路。
186、大西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大同站,终到站为西安站,全长678公里。
187、2010年3月开工建设。
188、 ——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
189、合福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合肥南站,终到站为福州站,全长810公里。
190、2010年4月开工建设。
191、 ——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杭州至昆明段。
192、沪昆明高速铁路杭州至昆明段起点站为杭州站,终到站为昆明站,全长2091公里。
193、2010年4月开工建设。
194、 此外,一批城际高速铁路也正在建设中。
195、目前,中国在建城际高速铁路总长1427公里,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江汉平原、中原及成渝等地区。
196、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达到1.3万公里。
197、 届时,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北京~石家庄、石家庄~武汉、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杭州~宁波、天津~秦皇岛、蚌埠~合肥、厦门~深圳、汉口~宜昌、南京~安庆等高速铁路将建成通车,我国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
198、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
199、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例如,1小时内能到达天津、石家庄等城市;2小时能到达郑州、济南、沈阳、太原等城市;3小时能到达南京、合肥、长春、大连等城市;4小时能到达上海、杭州、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城市。
200、除海口、乌鲁木齐、拉萨、台北外,北京到全国省会城市都将在8小时以内。
201、 到2015年,覆盖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城镇密集地区建成城际铁路,客运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202、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2万公里左右,其中新建高速铁路1.6万公里。
203、铁路“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04、铁路在综合交通骨干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突显,为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205、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
206、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207、届时,中国发达完善铁路网将全面建成,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文就是关于十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中国高铁的发展)的相关内容,希望给您带来帮助